业界对印度电子商务风潮的风评,一直非常微妙。根据数字分析公司eMarketer最近的一项调查,在2009年电子零售业的市值约为40亿美元,到2018年此项数据预期能高达175亿美元。
尤其是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的印度,其电子商务业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也能给全球市场带来类似喜人的变化。
同时,印度电商也给实体零售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者将不得不担心客户向网络市场流失。在电子商务甚嚣尘上的同时,也产生了电商泡沫是否注定破裂的担忧。
虽然印度电子商务业在2014年成功地吸引了全球投资者近50亿美元的投资,但是印度排名前几的电商企业没有一个是盈利的,而且市场普遍担心当下的折扣和营销策略会导致电商企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倒闭。
人们担心的是,网络零售业快速扩张,但却没有相应的行业法律和法规进行规制。现在,印度当局正在试图通过扩大旧法律的适用范围从而规制电子商务业。近日,印度国家工商总局局长Nirmala Sitharaman就商议B2C电子商务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法律规范问题,主持了电商企业之间会议。
印度当局最近还修改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把电子商务纳入了监管范围。同时,印度当局还在制定网络销售药物(也即所谓的网上药店)的相关法律。
最近的一则关于网上药店的新闻,是关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印度西部省份)食药监局(FDA)禁止了Snapdeal销售处方药。
虽然Snapdeal很快就声明他们只是根据2000年信息技术法案开展中介平台的业务,但是Snapdeal的法律顾问Ashish Chandra在一次采访中重申政府的行为是不恰当的。
不久后,又有许多电商企业被当局审查。被审查的电商企业之一1mg.com声称,其运营模式在现存的法律范围内是合法有效的,其甚至具有一套自己的熟练药剂师配置。随着越来越多的网上药店被印度国家食药监局叫停,印度国家工商总局快速组织了利益相关者商讨并解决了现存法律的漏洞。
印度主要负责监管药品销售的法律是《1940年药品和化妆品法案》,针对医生的处方,只有获得许可的药剂师才能出售药物。《1945年药品和化妆品规则》规定,“H”类药品仅能在有注册的执业医师的处方下进行销售,而其他类别的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柜台购买(OTC)。但因为这几部法律制定的时候,网上零售还没有出现,所以网上药店并不受这些法律监管。
因此,印度国家工商总局决定商讨相关监管法律结构,并决定组织一次由印度药品管理总局的GN Singh博士主持的相关利益者咨询会。在其加强尽职调查的建议指引中,印度国家工商总局强调电商企业的角色仅能作为药品柜台购买的中介平台。
虽然印度药品管理总局很快决定要制定法律监管网上药店,作为改革的序幕;但是作为印度医学会(IMA)的荣誉秘书长,KK Agarwal博士在会议上表达了对网上药店整体构思的轻视。最后在谈到需要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时,Agarwal博士说,如果能够通过网络购买的各种便宜的药品,会严重伤害医患之间的这种信任关系。由此,不仅会威胁医生的中立性,而且也会导致药品质量跟不上价格。
而且,过于发达的网上药店会导致难以验证医师的执业证,也难以验证“H”类药物的处方。这样下去,整个网上药店体系必须发展完善,以防“X”类药物被滥用,这类药物的处方需要严格保存2年。现在需要制定一个相关监管网上劣质和假冒药品的制度。
虽然印度国家工商部的法律草案强调了由注册药剂师和经许可的药店开具的处方才有效,但是在印度网上药店起飞之前,整个复杂的体制必需充分完全地设计好。这个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体制必须落实到位,以防止自我用药和过度用药的出现。考虑到印度这个国家当地电商企业的快递错件率居高不下,在没有提前构件好相关制度的情况下,贸然放任他们进入印度的医疗健康业非常危险。
因为印度相关审查机制的缺位,同时为了阻止药品滥用,导致非常有必要坚持构建相关制度。虽然网上药店能给买药带来便利,但是却更容易导致药物滥用和误用。因此,印度政府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不屈服于来自电商企业的压力而草率地起草网络药品零售的政策。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印度化学家和药学家全国协会(AIOCD)和印度药剂师协会(IPA)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跨境电商资讯